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2013年度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试点城市多达103个,比原计划试点名额增加一倍。记者发现,尽管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公布进度较计划有所延迟,但本次试点城市数量不仅在第一批90个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外,也远超市场预期。业内人士称,随着智慧城市试点数量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的态度。由此与“智慧城市”相关的行业将迎来周期向上的机会。
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相继出炉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相关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600个至800个城市加入到智慧城市队伍中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对外称,“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将超过7000亿元。
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共计90个城市、区、镇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宁波等城市成功入选。自此,智慧城市已逐渐从概念导入期进入实质推进期。
8月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2013年度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依据本次公布的试点名单,共有市区级83个,县镇级20个地区入选。除青海省外,在内地共有30个省(市)的城市入选。记者通过与第一批试点名单的比较发现,本次试点名单新增了广西和甘肃两个省的城市。此外,以广东省为例,除去首批已入选的珠海市、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市萝岗区、深圳市坪山新区、佛山市顺德区、佛山市乐从镇,广东的肇庆市端州区、东莞市东城区、中山翠亨新区也位列其中。其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9个。
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随着智慧城市试点地区的推进及覆盖,各地都在朝着智慧城市的方向而努力,智慧城市建设也日渐如火如荼。
为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今年,广州市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根据相关计划,广州智慧城市建设将重点在智能交通、智能港口、政府网上行政审批、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领域启动试点应用建设,同时在其他领域开展应用规划。预计,年底前将完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立项,落实建设资金。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未公布之前,宁波、上海等地就已迫不及待地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
据悉,宁波是全国最早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并启动实施的城市之一。“十一五”收官之年,宁波出台《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十二五”开局伊始,宁波又出台《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根据宁波2011年8月发布的《行动纲要》,“十二五”期间,宁波将投资407亿元打造“智慧城市”,将大力推进智慧物流、智慧制造、智慧贸易、智慧能源应用、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健康保障、智慧安居服务和智慧文化服务等十大应用体系建设。
无独有偶,就在宁波《行动纲要》发布后不久,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相关行动计划也开始陆续推出。同年9月,上海发布《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特别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围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行动计划”要求以企业为主,重点实施云计算、物联网、TD-LTE、高端软件、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NGN)、车联网、信息服务8个专项。其中,到2013年,上海软件产业要实现经营收入超过21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总规模要达到850亿元。同时还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力争2013年电子商务交易额比“十一五”期末翻番。
另据记者获悉,为了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北京等地早已在2010年就率先成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示范城市,并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开展部署了一系列的工作和项目。
从各地不惜斥巨资力推智慧城市的建设、到智慧城市项目的落地、再到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的相继出炉。由此可推断,无论是从地方到政府,还是从企业至整个产业,全国各地对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情程度可见一斑。
相关企业将从中受益
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融合,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一落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将从中得以提升。
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未来发展将非常迅速。
也有业内专家称,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及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数十种关键应用,一家企业很难独立完成,需要各方的专业化分工方能促进市场的繁荣。就行业受益程度而言,其细分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可凭借领先的地位从中分得一杯羹。其中代表性企业有:智能安防领域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智能交通领域的数字政通、易华录;智能建筑领域的达实智能、智慧医疗领域的卫宁软件以及东软集团、榕基软件等智慧城市概念股相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