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进地面公交调度和信息服务、出租车综合信息服务、轨道交通换乘信息服务和交通枢纽综合信息服务等,能够帮助出行者选择更好的出行方式,由"盲目"出行转变成"有序"和"可靠"出行。近年来,各地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智能交通的建设,并将它作为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目标。
北京:规划投资56亿提升智能交通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已经初步建设完成TOCC中心,实现了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的统筹、协调和联动,建立了常态化综合交通运输协调管理体系。初步统计,该中心现已整合2800多项数据,接入6000多路视频和13个应用系统。北京市"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56亿元,用于提升智能交通。按照规划,北京将建成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和路网运行、运输监管、公交安保三个分中心,形成一体化、智能化综合交通指挥支撑体系,成为数据共享交换中枢、综合运输协调运转中枢、信息发布中心,紧急情况下为交通安全应急指挥中心。这意味着,市民将可以通过网站、热线、手机、车载导航等多种形式,实时掌握路况信息,提前安排出行。同时,自行车租赁也有望实现网络化服务。
2011年北京首批6项智能交通示范工程也已经开始实施,这6项示范工程包括长安街公交站台电子站牌系统、交通信息(公共交通、自驾车、慢行交通)服务系统、公共交通客流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出租车调度服务系统、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营运性车辆物联检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等,相信智能交通服务系统能够使市民出行更加便利,有利于解决北京的交通顽疾。
上海:延续"世博"智能公交模式
世博会结束后,在"智能交通"建设方面,上海力争把博会期间的交通信息共享机制和交通协调机制延续下去,整合各部门的相关交通信息,经过智能处理后,给广大市民出行带来更多帮助。
上海在智能交通建设方面将不断完善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和世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实现与闵行、虹桥等区域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上海还将在完善道路交通采集发布系统的基础上,建设智能公交系统,改进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信息服务,建设完善交通状态指数采集发布系统,多渠道为市民提供全面的、动态的交通综合信息服务。
在世博会期间,交通保障协调和运行研判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这一机制已经被延续下来,正在为上海交通管理提供评估和预测服务。
公共停车换乘(P+R)系统为保障交通顺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公共停车换乘系统既保证市民出行的便捷性,又降低综合成本,尤其能为中心城区道路减负,降低尾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上海交通部门将通过推出更多的公共停车换乘点,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全面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效能。
深圳:智能交通E行全程
10月24日,“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京成功召开,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14个部委作为联盟指导单位参会,来自40家联盟发起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组建“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国务院关于推动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专项任务之一,自今年5月以来,科技部会同物联网部际联席会议各部委发起了联盟成员推荐工作,组建了联盟筹备组,并指导筹备组编制了联盟章程协议等文件,召开了联盟筹备大会。
联盟按照“战略引领、协同创新、产业推动、合作共赢”的原则组建,是由我国物联网产业链优势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组织共同发起组建的首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战略联盟。本次大会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协议、组织构架、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选举产生了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及秘书长,并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
曹健林副部长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要紧密结合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时不我待地推进物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组建物联网联盟正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曹健林副部长对联盟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切实发挥联盟作为创新驱动 “引擎”的作用;二是创新机制,以联盟为依托,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物联网创新资源的力量,推动物联网创新成果的转化,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有效对接;三是深化国际合作,在练好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内功”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全球视野,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我国物联网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联盟的成立对于加强物联网产学研紧密结合、开展物联网重大技术协同创新、形成产业核心技术和标准、推动物联网及相关产业实现重大科技突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联盟将围绕产业政策研究、重大技术攻关、提供物联网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向全国公开征集联盟会员,形成面向行业的、开放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